一岁至一岁半的小儿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满有道理的,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孩子发烧。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精神萎靡等症状。
“哎!现在带娃真累啊,恨不得有分身术,吃喝拉撒面面俱到,孩子还是容易生毛病,真是愁坏人。”时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淘”,虽然生活水平高了,好吃、好喝的不缺,孩子的免疫力却低了,更容易生病。
昨天去闺蜜家玩,刚坐下就跟我发牢骚:“宝宝这两天不吃饭,给他熬汤,变着法子的哄也吃不多,睡觉不踏实,一到晚上就精神,好不容易睡着了,还总翻身、蹬被子,有时候还磨牙、咳嗽,小脸都不水灵了!”
我看了看孩子的舌头,闻一闻口气,又摸了摸肚子,就知道孩子是积食了,家长都希望孩子吃的白白胖胖,吃的有营养,喂饭的时候“宁多不少”,但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弱,很容易消化不良、积食,时间长了不仅影响睡眠、食欲,还会耽误营养吸收,阻碍孩子身体发育,破坏孩子体质,家长一定要多上心,早发现、早调理。
5个信号说明孩子积食了:
1、食欲不振:孩子的胃本来就“小而脆”,食物滞留在肠胃里,不能及时消化、排出体外,孩子就会出现嗳气、腹胀、厌食、挑食的情况,吃饭时磨磨唧唧,食量大不如从前。
2、口臭、排便异常:孩子积食,身体会出现“两臭”,一个是口气,因为食物残渣积聚在肠道,发酵产生酸腐气味,一个是大便,孩子会拉肚子、大便不成形,或者干燥、排便困难,大便有恶臭。
3、脾气急躁:有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突然变得脾气急躁,莫名的哭闹,这也是积食、脾胃不好的表现,家长要警惕。
4、睡觉不老实:老话说:“肠胃不和,睡眠不安”,积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让孩子出现盗汗、睡觉老翻身、趴着睡,还会蹬被子、磨牙、说梦话,甚至咳嗽、惊醒夜啼等情况。
5、脸色异常:脸色能直观的反映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脾胃消化,如果发现孩子小脸发*、皮肤干燥暗淡,眼睛明显的红肿,鼻子两侧有“青筋”,就是脾胃不和,导致气血运化不足、肌肉代谢无力的表现。
宝宝蹬被子、不吃饭?妈妈煮个水,分分钟赶走积食,娃蹭蹭长高5cm
让孩子多吃饭、吃有营养的,不如给孩子养护好脾胃,让孩子吸收好、体质强,今天分享给大家“一碗水”,帮孩子改善脾胃功能、清理积食、促进消化吸收!
准备:梨1个,苹果1个,山楂3个,大枣3个,双低聚乳清1.5克
方法:将雪梨和苹果洗净去皮,切成片,山楂和大枣洗净去核,切成两半留用。
将所有切好梨片、苹果片、山楂、大枣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慢熬煮至汤汁颜色加深,大约20-30分钟即可,盛出一小碗,加入双低聚乳清搅拌均匀,让孩子连吃带喝汤。
这道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果胶、多酚类物质,还有大量的类*酮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孩子开胃、促消化,其中加入的双低聚乳清,是一种多糖、蛋白结合物质,可以跟肠胃中的消化因子发生反应,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食物分解,同时提高肠胃蠕动速率,保证食物残渣顺利排出,还能增强脾胃的工作动力,给孩子养成强健的脾胃,让孩子不积食、营养吸收好,个子自然长得快。
母婴育儿小百科
1、想生双胞胎,小夫妻可以留意这3点,“一下造俩娃”概率更高。
2、建议:孩子不过3岁,隔三差五煮碗水,养好脾胃不积食!别舍不得!
3、毁掉宝宝脾胃的“推手”,却是家长3大习惯,孩子积食、体质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