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过老觉得胃里有气想打嗝却又打不出的症状,有时候吃了胃药也无济于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和功能性肠胃疾病有关。这些肠胃病还会导致精神反面的症状,比如精神倦怠、失眠多梦、焦虑、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我们在进食时,连带着会把许多的空气一起吃进肚子里。如果吃饭时一直边讲话边吃饭,吃进去肚子里的空气就会更多。这些空气会随着肠胃的蠕动进入到大肠,变成屁排出。如果气主要从上出来,则会变成打嗝。
但是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患有功能性肠胃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功能性肠胃疾病最容易发生在20岁到50岁之间,而且病程缓慢,但是症状却是反复发作,比如胃部泛酸、恶心呕吐、嗳气厌食、用餐后胀气;而肠道的症状则是腹部胀痛、时常排气、腹泻等等。
大多数肠胃病其实就可以归结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所以想要保持肠胃健康,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至关重要。比如: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只吃七分饱,少吃宵夜,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饥饿,避免过度油腻,戒烟戒酒等。
除了以上常见现象,由于某些食物较难消化,且容易引起胃肠道胀气,在日常的饮食中需要注意。
一、高淀粉高纤维食物
番薯、土豆、芋头、南瓜、栗子等既含有大量的淀粉,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量吃一些可以让我们的肠胃更健康。但反过来说如果大量食用,则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肠胃胀气,特别是肠胃功能弱的人,更容易出现肠胃不良情况。所以在饮食中我们应该注意。
二、牛奶
乳糖不耐症患者因为肠胃不能消化乳糖而可能导致腹泻,但是也有可能导致肠胃胀气。因为乳糖不耐症患者由于缺乏乳糖酶而不能分解乳糖,致使乳糖在大肠内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胃胀气的发生。所以对于乳糖不耐症患者,则应该注意控制牛奶的摄入量,可以用酸奶等发酵后奶制品代替。发酵后的奶制品乳糖被分解,因此也就不会导致腹泻或者肠胃胀气了。
三、油炸食物
不要以为油是液体就觉得好消化。油脂分子结构复杂,人体要消化也不容易。而油炸食物恰恰含有大量的油脂,这就会导致难消化的油脂在体内不能被良好分解而引起肠胃不适。
四、大豆制品
除了以上几种食物,肠胃病患者要注意的是黄豆、大豆类的食物,包括豆浆、豆腐等等。大豆类含有丰富的低聚糖,而这些低聚糖进入大肠后会被细菌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导致放屁甚至是胀气。再加上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导致其较难消化。肠胃功能弱的患者吃太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肠胃病了。所以在吃大豆前,一定要把大豆浸泡一段时间,才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