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节孩子吃得多吃得杂,小儿推拿高效化解 [复制链接]

1#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孩子们吃得多吃得杂,容易引起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如何确定自家宝宝患的是不是积食呢?如果宝宝得了积食,具体要如何应对?今天的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01.

积食宝宝快速诊断法

掌握体温:

每天宝宝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

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条状的的,忽然性状改变了都不正常。

看舌苔:

每天观察宝宝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看下眼皮:

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积食了。

看食欲:

宝宝本来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这也是积食的征兆。

看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老是醒来,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看症状:

口气重,咳嗽,腹胀,反复呼吸道感染,吃点东西就呕吐,是比较严重的食积程度。

02.

缓解宝宝积食的推拿方法

清大肠经(3分钟)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揉板门(3-5分钟)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顺运内八卦(3-5分钟)

内八卦穴,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推小横纹(3分钟)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掐揉四横缝(5分钟)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下推七节骨(3分钟)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分腹阴阳(5分钟)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顺摩腹(5分钟)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揉足三里(5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但粑粑麻麻们要注意的是,推拿手法和配穴是跟着宝宝的体质、症型、病情而变化和加减的。建议由专业小儿推拿师施治或者在小儿推拿师指导下进行操作施治。

专业免费学小儿推拿

请扫码领取下方免费课

??????

这门课是由

国家执业医师、国家人社部师资

段小玉老师视频讲解

??????

理论+手法实操

真人+模特演示

↑↑↑课程动态截屏↑↑↑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