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知名歌手患癌去世与其谈癌色变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皮肤病新技术 http://m.39.net/pf/a_4621488.html

科普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就在2月3日,曾为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创作并演唱主题曲的歌手赵英俊因为癌症突然病逝,年仅43岁,不由让人谈癌色变。

其实,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至少有1/3的癌症可以得到有效预防。

如何有效预防癌症?

近日,医院腹部内科副主任徐慧婷做客凤凰网《健康档案》栏目,讲述了抗癌必须“未雨绸缪”的那些事儿。

徐慧婷

肿瘤专业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内科*总支书记、腹部内科副主任,负责腹部内科病区。专攻肿瘤专业10余年,对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胆胰肿瘤、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

上升趋势!全国每分钟7.5人被确诊为癌症

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其中,男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瘤、脑瘤。而女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子宫体癌、食管癌、脑瘤。

2.

谈癌色变的时代:早期筛查很重要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治愈率却没有人们期望的那么高,这仍然是一个谈癌色变的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临床上有些人的抗癌意识非常薄弱。部分年轻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全情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总认为年轻就能扛得住一切,直到医院看医生,发现癌症时就已经是晚期了。还有些人因为恐惧肿瘤的发生而忽视身体征兆、拒绝必要的定期检查。这些都导致了对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如果恶性肿瘤在早期发生了症状,那实在太“幸运”了,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癌症、治疗癌症,给治愈癌症创造机会。但实际上大多数肿瘤是不长“眼睛”的,它们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患者在早期时甚至毫无察觉,再加上缺乏主动筛查的重要意识,医院看病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偏低,而死亡率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不断普及的健康体检让人们愿意主动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普遍性的检查方式往往没有办法完全筛查出身体的癌症,这也导致部分患者失去了尽早确诊治疗的可能性。普通体检不能代替防癌筛查,我们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癌症项目筛查。

筛查有助于提高癌症早诊率、治愈率。癌症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极为有效的途径,及早识别恶性肿瘤是战胜癌症的强劲武器。如果癌症筛查做好了,大家可以很好地防患于未然,使得人群健康向前跨了一大步。

3.

注意了!科学的抗癌体检时间表是这样的

主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高危因素,30岁以后定期做个体化防癌体检都是非常关键的做法。

宫颈癌:女性在30岁左右就要开始接受宫颈癌筛查,并且养成定期筛查的好习惯。

乳腺癌:过晚婚育、有家族遗传、喜欢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精神压力过大等等,这些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除了自我检查,更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的乳腺B超等检查。

肺癌:肺癌是癌症中的“第一杀手”,位居发病率、死亡率榜首。肺癌发病隐匿,出现咳嗽、痰中带血、憋喘、疼痛等症状多半进入中晚期,生存率较低。而40岁以上、吸烟史较长,有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或是长期暴露在石油、水泥、化工、重金属环境的暴露人群,都属于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建议每半年至1年进行一次胸部CT等检查。

胃癌:长期患有慢性胃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当定期进行胃镜筛查,这是最为直观检测胃内的方式,对发现普通慢性胃病、胃癌等都有帮助。

肝癌: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乙肝病*感染者、肝硬化患者、肝癌家族史、长期饮酒、严重脂肪肝、处在食物或水长期污染环境等,必须定期进行B超、血清甲胎蛋白等专业检查,能够帮助早期发现肝癌。

结直肠癌: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肿瘤发病率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即使没有相关疾病史,仍然建议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开始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如有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

4.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应该主动寻求筛查

其实很多癌症信号都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当身体发出了某些信号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不明原因的疲乏或消瘦、频繁发烧或感染、慢性咳嗽或胸痛、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频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盆腔或下腹疼痛、身体异常肿块、指甲变化、吞咽困难等等,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但也不必过分担心或恐慌。

当身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确诊癌症的时候,临床上有些年轻人通常会主动选择相关癌症的筛查。这些人的抗癌做法十分值得提倡,癌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作为患者家属应当考虑主动筛查。

5.

说真的,这些致癌“恶习”你有吗?

说到癌症每个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实都是“自找”的。你是否常把剩菜剩饭全包了?你是否长期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你是否长期吸烟饮酒、熬夜、不运动?你是否总爱喝滚烫的汤水、吃滚烫的美食?你的身体是否太过肥胖……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日复一日的恶习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甚至有着致癌风险。

癌症的发病率之所以很高,主要是因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不良生活行为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动预防癌症无疑是控制癌症的良好途径,我们要充分重视癌症的长期预防,把预防癌症的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天。

首先,想要癌症能够离自己更远一点,平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深色的天然食物;不抽烟酗酒、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品;不要常吃剩饭剩菜、不要热饮热食;少吃腌制类食品、少吃油炸烧烤食物;尽量减少或避免高糖、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等等。

其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调整心态,努力摆脱紧张、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

再次,应该坚持适当运动、保持正常体重。不止是健康人群,即使是癌症患者,只要能动也要适量运动,在不过于劳累的情况下,运动能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风险,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调节心情、避免乏力等等。

6.

关爱是抗衡癌症的强大泉源

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发展,以往认为是“不治之症”的肿瘤,如今正逐渐演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只要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肿瘤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有些晚期癌症通过科学的治疗也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有些晚期肿瘤患者甚至带瘤生存了十几年。因此,建议医院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疼痛、孤独、焦虑,是癌症患者每日必修的课题。但是慰癌症患者不应过分自责,人一旦精神崩溃了,肿瘤可能会更快地疯长,建议主动调整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艰辛又坚强地生存着。一个人得了恶性肿瘤,却不止是一个人的事情,整个家庭都要学会共同面对,努力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关爱的力量。作为湖北省首家成立医院,医院积极探索了医务社工服务新模式,协助患者及家属解决社会、经济、家庭和心理等问题,比如指导癌症家庭召开内部会议、针对家庭中最为困难的事情给予处理意见等等。

总之,面对来势汹汹的恶性肿瘤,希望更多人能提高预防癌症的意识,共同倡导科学的防癌抗癌理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