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孩经常生病,有可能是它的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a_5727229.html

1.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等调治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梅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

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2

、补脾益肾,扶阳固本

这个是从作用上来讲。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医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喂食辅食时,伤了脾胃,因为他没有这个火力来化食物,尤其若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去告诉他,多给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给补回来。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3

、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

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别好。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4

、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中气就是脾胃肝的气。

5

、温通经络,除邪止痛

艾是特别好的能疏通经络的植物,一个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气血充足、经络通畅,当你有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亚健康就远离你了。尤其当孩子腹痛的时候,灸一灸,很快疼就没有了。

6

、祛风解表,去湿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7

、调整阴阳,平衡五脏

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8

、防病保健,增强体质

我们用艾最主要来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包括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他也是用灸法进行预防保健。

小儿艾灸保健的几个主要穴位

小儿艾灸保健的好处: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缩短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1、身柱

1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2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2、神阙

1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2

我们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悬灸肚脐,来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治疗保健。

3、公孙

1公孙最早见于《*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

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2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儿童常见病艾灸方法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俞。

艾灸时间:魔灸罐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咳嗽:表现为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俞。

艾灸方法:魔灸罐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咳嗽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如果咳*痰,流*脓鼻涕表示为:风热咳嗽,可配合清热止咳的药物治疗;如果咳清痰,流清涕为风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风的药物配合治疗。

3.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状。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和足三里。

艾灸时间:神阙和关元20分钟即可,足三里可以10分钟。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次数增多会造成脱水,一定给孩子多喝水。

4.厌食: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小儿厌食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

小儿艾灸时间:视小儿的年龄,一般开始艾灸,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穴5分钟做起,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最多每穴10分钟,不要太久。艾灸的热度取决于治疗的效果,有的孩子不配合,治疗效果就差一点。

5.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艾灸方法:治疗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太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两侧肺腧穴艾灸,可以用两个单眼艾灸盒,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偶有。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小儿哮喘:咳嗽,喘息,运动后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风门、肺俞、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魔灸灸,来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

注意:因小儿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易动,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离及温度防止烫伤。

7.个子矮小,发育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艾灸方法: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魔灸罐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小儿夜啼: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通宵达旦,或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

艾灸取穴:劳宫、中冲、神门、神阙

灸法:1.用魔灸罐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于每日临睡前施灸。2.用艾炷隔姜灸,在劳宫、中冲、神门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3.用艾炷隔盐灸,取适量食盐纳入脐窝,上置艾炷,每次灸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健康是一种选择,健康是一种投资,健康是生命的意义,健康是爱和责任!有健康才有美好未来!

-------------------

结缘桂艾堂,告别亚健康!您的痛我们懂!

我们提供专业中医养生技术和连锁服务

我们的产品囊括艾灸、藏秘熏蒸、纯中药泡浴、中医美容、头部纯中药养生、亚健康调理、高血压专用药包、足浴包等全产业链

我们遍布全国的养生会馆

正在火热运营中......

桂艾堂欢迎全国各地的养生爱好者及加盟、投资商致电垂询!

加入我们,把健康带给更多的人

(+86)

(+86)-

官方5

官方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2#

家长

宝宝最近吃饭都不长个也不长胖?咳嗽吃了好多药都不好?大便好几天1次,还特别干…

你家孩子这些症状有可能和食物有关。

医生

家长

可是我们查了过敏源也没问题呀!这也是食物过敏吗?

和我们平时说的食物过敏还不太一样,这可能是食物不耐受的表现!

医生

食物不耐受是什么呢?

一种是和免疫反应相关的,指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某种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分子当成有害物质,产生了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这个抗体和食物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各组织内,从而引起全身各系统出现异常的疾病症状。就好像我们身体的摄像头太敏感,把普通人也当成了间谍来处理。尤其是消化系统比较弱,免疫系统又比较强的时候,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体内缺乏某些消化酶,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喝牛奶拉肚子,据说亚洲人种可能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酶缺乏。

我们主要来说说第一种情况。

那食物不耐受有啥表现呢?

“身体”被攻城略地之后,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同的症状:

临床上常见的则是消化和呼吸系统方面的表现,如长期的食后腹胀腹痛、便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等。

那它跟食物过敏有什么不一样吗?

所以这两者在发病机理、发病时间、症状、诊断难易程度等等方面都有些不一样。食物过敏家长比较容易发现;而食物不耐受是经常是“暗杀”,不容易找到根源。

临床上医生通常针对宝宝的症状,排除常见的病因后,考虑食物不耐受可能,有的医生会建议查个“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也就是常说的食物不耐受检查,

那食物不耐受检查有异常就能说明宝宝的那些不舒服就是因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吗?

答案是不能。事实上,食物IgG检测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项目。作为外来物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必然会进行审查,从而产生IgG,因此IgG升高不能作为是否有食物不耐受的确定诊断。但是临床上很多慢性疾病症状的孩子,可以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查来作为饮食回避的指导,尤其是IgG明显升高的,很多可以看到症状明显好转。

那我们该如何根据报告结果来进行饮食调整呢?

根据数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忌食该类食物及相关食物制品2-3个月,如果孩子症状明显改善,建议延长忌食时间;

-——轮替饮食;

——正常饮食;

像上面这个宝宝的结果——

鸡蛋和牛奶的数值都在以上,所以要严格忌食鸡蛋和牛奶至少2个月,包括鸡蛋、牛奶的相关食物制品,比如蛋糕、奶油等;如果宝宝的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则继续忌食该类食物,用同类营养物质的食物替代;

对于以内的鳕鱼、小麦、白软干酪,只需要轮替饮食即可,简单的说就是与同类营养物质的食物轮流交替饮食;以下的食物则无需过多担心,正常饮食就可以了。

下面这张食物轮替表,可以给爸爸妈妈们做一些参考。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食物不耐受只是宝宝慢性疾病可能的一种病因。因此,如果宝宝有着长期的疾病症状,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审核人|李蕙

作者|翁丽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线上咨询

如您还有其他什么疑问

扫码添加儿科助理咨询

预约方式

一、门诊预约方式

?(24小时)电话预约时请指明就诊地点。

中医院江头总院:厦门市仙岳路号

?网上预约:

登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